成果展示
中国哲学精神视野下的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
时间:2015年10月15日    来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作者:刘鹏辉      编辑:    审核:    点击:

       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精神以其巨大的人文价值,对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确立有着巨大而独特的意义和奠基作用。人文素质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内涵体系,与“天人合一”“为道”“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知行合一” 等道德价值理念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哲学精神有着深厚的渊源和内在而深入的联系,它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哲学精神对职业教育人文素质的奠基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国哲学精神对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导引与构筑;弘扬和发展中国哲学精神与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互动途径探索。
       关键词:中国哲学精神 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FDO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GS [2014]GH80754)
       作者简介:刘鹏辉(1970——)男,甘肃镇原人,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思想品德教学与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位置和意义,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旨,也是构筑国家意识形态体系以及各行业指导性思想得以展开和形成发展的基础。我国的教育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全面发展的建设者。这一总体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各类各级教育都是适用的。以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里的“高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即是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内涵体系的要义。 “以人为本”“崇文尚德”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哲学精神与以“职业理想、态度、责任、作风”以及“敬业、勤业、创业”等多种构成要素的职业精神,有着颇为紧密的同质关系、内在关联和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渊源,而且也是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思想基础和主要内容。

       一、中国哲学精神与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内涵体系的内在关联

       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探索性总结和归纳,至今没有形成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而令人满意和信服的结论。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哲学派别林立,儒、道、法、墨等诸家各有说辞和主张,牵强地定义它们的契合点,很容易带来迎合主流意识或片面认定的嫌疑与指责。另一方面,按照道家“道”无“常道”与儒家的修行观不谋而合的立论,“知”亦无涯,求道途远。同时,对于当代职业教育甚至各类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内容的界定,也没有形成权威的机制体系。只是在为推进“人类进步”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大目标下,建构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人才的职业精神。
       (一)对中国哲学精神概括的共性结论
       在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概括性总结中,形成了非常丰富而侧重点各异的结论。有从哲学家在探索和思考人生观(“人道”)与宇宙观(“天道”)时,表现出来的无止境和无答案情形的“为道”论;有以儒、道、法等不同流派的立论中提炼出来的个性精神特征,如建立在“仁、礼、中庸”三大观念中的“礼义”教化与人格养成思维;以寻求解脱、发现自我、超越知识与理性的道家的反思精神以及以“法、术、势”三维一体融合的社会政治主张等等。总的来看,从哲学思想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广泛程度和对人们生活行动的指导力量以及在历史上推动中华民族进步发展作用的强弱,包括人们对其尊崇度、是否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等,哲学家们也概括出了一些共性的认识,提炼出了相对稳固且具有永恒价值的哲学精神,亦即中华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其内容主要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柔”[1]四维说;“自强不息”“实事求是”“辩证逻辑”“以人为本”“内在超越”“有容乃大”六点论说;[2]“人本精神”“现实精神”“艺术精神”[3]三方面说;李泽厚在论述中国的智慧时,认定中国哲学突出地体现为“血缘根基”“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及“天人合一”四个方面的特征,而且认为“乐感文化”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4];还有冯友兰先生以“人心”与“人性”为立论依据,阐述了基于“行义”与“为公”的“尽伦尽职”的精神境界,突出强调中国哲学精神的“道德境界”[5];还有论者将其概括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中和之道”[6]。综括起来,可以说,中国哲学精神可以浓缩为:“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无神论人本精神,“自强不息”的创造进取精神,“知行合一”的问道与实践精神。
       (二)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内涵体系
       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普遍推行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对专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强调学习者要最大发挥认知的主体作用。教师仅仅是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其主要职责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激励和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启发引导和交流对话促进学生的学习向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因此,职业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具有协作能力和自主创造精神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而不是“匠人”。这在客观上要求对教育对象实施先进文化的灌输而不仅仅是技能培训。因此,要以根深蒂固的、先进的中国哲学、文化、思想和艺术积淀为源泉,结合时代精神,构建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结构体系与培养目标。
       1、职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依据。教育承载着思想和文化传承的任务,以社会实用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素有“文的国度”之盛誉,教育理念中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教”特质和哲学色彩。长期强调文以载道、以文立国,“偃武修文,四方来朝” “有唐三百年,用文治天下”等。由此可见,“文”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近乎是一种宗教。我们的哲学思想与先进文化传统,一贯提倡的精神文明和素质养成等,就蕴含着“人文精神”与“人文意识”的核心内容。文化建设之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表述形态中,“文化”和“教育”是紧密关联的术语表达。因此,教育之本,贵在文教。当今社会对专业化、创造型和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给各类教育目标和培养方式带来了许多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职业学校人文教育内容的缺失和过细的专业分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才华发挥和文化想象。相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运行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和铸塑国民素质的要求,由此带来的教育偏差和缺失也是非常明显的。教育的本质和最高境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当中人的心灵、心智、心理健康在他的一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们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和服务社会和人类,同时也创建自己和谐幸福的人生。决定人的幸福的主要指标是其健康的心理素质、人生信仰、价值观、对事物正确的认识态度和科学判断等综合性因素。因此,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灵、心理健康和文化感受力等人文素质培养,这是决定和影响一个人一生乃至整个人类灵魂塑造的伟大工程。
       2.人文素质与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涵及定义诠释。“人文”一词,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即一方面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而设置的学科和实践训练。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但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内在的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7]在汉语词典中,“人文”一词被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8]最早出现在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易》,《易·贲·彖辞》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9]《易正义》谓:“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实即是兴礼乐以化成天下……因此,中国之所谓人文,乃指礼乐之教、礼乐之治而言,应从此一初义,逐步了解下去,乃为能得其实。”[10]宋代程颐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11]一般认为人文的概念即指人的各种属性,即原始的、天然的属性。综合此,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建立在对一定人文知识拥有和内化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学识和修养,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格,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力等方面的个性品质。其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行为和人文方法五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素质是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知识,诸如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和礼仪等,通过对历史的理解、心灵的体悟和实践而形成比较稳定的高尚品质,并将其表现为积极的行为倾向、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良好的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因此,职业教育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他们在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实训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为掌握专业技能、遵守职业道德、追求精神文明和完善人格的一种自我努力,并在这种修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水平、精神文明水平和人格水平,它与职业人才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相结合,共同构成职业教育学生综合性职业修养。

       二、中国哲学精神对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目标的导引与建构

       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的中国哲学思想,具有对社会各种活动都紧密关联的广泛性,其中蕴含着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内容体系的主要方面。中国哲学中先进而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既是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也为包括当代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中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儒家的“仁”、“恕”、“孝”等为核心的价值追求,更应该成为当今技能型人才最高贵的情操。以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为例:“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民主、诚信、友善”的关于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暗合与对应生成的;“自强不息”的探索创造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等现实价值。道家所追求的“齐物”“道法自然”等天道理念与自然观,也与我们倡导的 “和谐、平等”等思想一脉相承。“自由、公正、法制”等基本的社会规范与时代精神,又在墨家与法家那里可以找到最初的启蒙。因此,以中国深邃而又生命长青的哲学精神为导向和准则,应该给当代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确定以下方面的具体目标。
        (一)积极行动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自强健进与蓄德理念,正是职业精神中的应有之义。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光是要谋一份职业。当前,以“谋私”为出发点的高技术“人才”其实已经显得相对过剩,社会上的一些高科技犯罪等恶行,许多也是高技能人做出的。时代所需求的是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孜孜以求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自觉担负起改善人类生活的贡献精神的“贤才”。他们要能积极发掘自身潜力,以健康的创造与发现,为人类和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息而忘我的奋斗,在造福社会和人类中,体现他们的精神价值。
       (二)道德情怀与人文知识修养
       职业教育对人的培养,就是“得道”与“修业”,就是养德塑形,这是中国传统哲学“重德”“为善”“文而化之”的基本命题。要他们掌握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心理学、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依赖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心智健全,视野开拓,境界提升,能从不同的层次上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和人生,所具备的人文素养能和自己从事职业领域的文化相融合,受到社会的认可。
       (三)健全的心理素质
       道家“贵柔”“无己”“安心”与“逍遥”思维,就是行修“养心”的哲学。一名优秀的职校学生,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他们投身社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变化较多。因此,现代工作岗位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耐挫力、应变力和发展力,较快地适应从业后遇到的各种变化,培养吃苦耐劳、正视现实、克服困难、顾全大局的良好心态,养成健康的就业观念和从业心理。
       (四)知识迁移和转化的素质
       《易·益卦》曰:“凡益之道,与时皆行。”这与法家的历史观强调的“竞”“争”“逐”等都表达了“与时俱进”与“变通致久”的精神。时代和形势的飞速发展,使每个人才都必须具备适应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和调适心理、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新的市场规则和国际标准,现代管理模式、技术与设备的改进和灵活的经营方式,也需要从业者主动地去学习、培养综合的素质和发展的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并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不断变化的领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中建功立业。
       (五)理性判断、分析和创新的能力
       中国传统哲学崇尚“明德明理”“释惑”“慎思”,让人们对人与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分析与应变。职业学生也要能很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的迅猛发展,有效整合信息并能准确和富有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善于独立判断和思考,执行力强,推动技术创新,能不断探究更好的方式方法,带动自己所在的部门在本行业领航。
       (六)高超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艺术      
       儒 家追求“仁”“信”“义”“恭敬”“和谐”“礼让”“重和轻争”等与墨家的“兼爱”“贵义”的传统哲学理念,创立了国人健康和谐而又特殊的人际关系模式。随着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用人单位特别强调竞聘人员的交往和沟通能力,要求应聘者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适应环境、抵御不利刺激,有效地自我调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对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的不断变化做出迅速地调整和适应,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包涵和宽容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礼让诚信,助人为乐,积极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
       三、弘扬和发展中国哲学精神与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互动途径
       中国哲学精神奠基和丰富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反过来,以道德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职业教育学生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价值,又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而且是对传统哲学精神的创造性传承、革新和发展。中国哲学的鲜明特色是其实证性,即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关于人与自然的探索。“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中国哲学,就是强调实践性,具有事实与价值联结,主体直接渗入客体,也即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关注内心感受与外在行为的统一。正如胡适所说:“不管是老庄出世无争的思想还是孔孟积极用世的态度,都是将其付诸亲身实践的经验总结,乐道与笃行的精神始终为中国哲学家所秉持推崇。”[12]《中庸》也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对“知行合一”的哲学精神赋予了中国哲学着眼伦理本位、倾心现实政治、发扬主体意识的“现实主义”特点,讲求经世致用。
       据此,中国哲学追求的“知行合一”的理念,正是以劳动创造为职业操守的职业人所应秉持的基本准则与思路。当下,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是在传统哲学精神中寻求立足与定位,这既是文化复兴以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一)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培养理念
       立德树人,德教育人,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思想和出发点。要大力挖掘中国传统哲学中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和互动生成的新价值体系,用以指导职业教育人才灵魂塑造,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二)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大传统哲学与国学的内容
       要根据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以德育、哲学、历史等课程教学为重点的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对编制教学大纲、选编教材和组织教学等工作加强指导,使之得以完善,对授课教师的素质和授课形式都要进行具体的要求和评价。
       (三)实现人文素养培养形式多样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氛围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从而实现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多样化。利用哲学格言、警句、哲学家或相关图片资料布置学生的学习生活场地,并根据学校的特点,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针对职业教育学科设置具有实践操作性强的特殊性,在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人文素养教育。
       (四)加强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
       要立足于中国哲学精神的充足资源,做好基础研究、考察论证和专题性课题研究工作。加强跨学科研究,把哲学、文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学、历史学以及审美教育等纳入到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的学科内容与研究之中。构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考核管理与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优势。把哲学精神、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教学等多位一体地融为有机的统一体,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积极效应。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引入时事政治和形势教育与研究,实施全方位的素质养成和人格品德塑造。
       (五)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质量
       以课堂教学与实践课教学为主体,发挥网络平台优势。组织学生听哲学、国学等专题讲座,对学生开通哲学经典名著的电子读书平台,实现职业教育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代化、立体化和网络化,提高教育实效,达到职业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宋志明.中国哲学精神.<爱思想>天益学术.哲学. http:||www.aisixiang.com
[3][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王中江.高秀昌.冯友兰学记[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6]丁灵平.从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看中国哲学之特点[J]百度文库.2011.
[7]吴国胜.技术与人文[J].北京社会科学. 2001 .
[8]辞海[M].辞书出版社.1999.
[9]周易·贲卦·彖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0]徐复观.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11]程颐.伊川易传(卷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5—86.
[1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团结出版社 2006年.

                                     2015.8  庆阳

作者简介:刘鹏辉,男,汉族,1970年2月出生,甘肃镇原人,庆阳师专政教系毕业,后进修毕业于中央党校和西北师范大学。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等发表学术论文12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参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系列教材一部。主持2014年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甘肃省作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8463永利皇宫登录no1高级讲师,党政办公室主任,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主任。